当前位置:首页 >双先事迹

[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退休不褪色 余热映初心——绥化市庆安县退休干部李玉君同志事迹

发布日期:2025-04-08 来源: 作者:

李玉君,男,66岁,绥化市庆安县第二中学原党支部书记、原校长,退休后担任庆安县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庆安县法学会常务理事,从事调解工作,他创办的“说和人老李”调解工作室被全国妇联评为“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集体”,微视频“说和人老李”获得最高人民法院第八届“金法槌奖”,李玉君被评为绥化市先进人民调解员,被中国长安网、中央政法委“长安剑”新媒体评为“平安之星”,被司法部评为“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

一、勤学善思、求真笃行,做知行合一的榜样

2017年8月22日,李玉君同志被庆安县人民法院聘为特邀人民调解员入驻法院并创办了“说和人老李”调解工作室。作为调解工作室的王牌调解员,李玉君深知自身不仅要具备良好的业务素质,还必须要有胜任工作的理论政策水平,更要有政治上的坚定性,以及比一般党员更优秀的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他一直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自己,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时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公正廉洁、不谋私利、不徇私情,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对工作充满热情和奉献精神。他注重对调解工作室其他同志开展党性教育,要求大家在工作中坚定信仰、锤炼意志、砥砺品行,争做知行合一的调解员。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庆安县人民法院涌现出一大批思想过硬、业务过硬的人民调解员。

二、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做为民服务的榜样

李玉君基层经验丰富,善于倾听,懂得换位思考,赢得群众信任。善于从柴米油盐的居家小事切入,阐述深刻道理,化解矛盾纠纷,话语温和体贴,充满浓厚的人情味和亲和力。调解案件入情入理,当事人于接受、心服口服。他成功创造了“热案冷处理法”“换位思考法”“情法交融法”“亲友疏导法”“循循善诱法”等调解方法,使调解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且成效显著。李玉君认为,基层的许多矛盾纠纷往往是由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的,如果调处不及时就会酿成大的矛盾纠纷,所以老百姓的事无小事。在他的调解记录档案中,记载调解的小纠纷占绝大部分。因为人民调解工作成绩突出,李玉君也多次得到了上级的表彰和肯定。《人民法院报》、“人民法治网”、“人民日报”APP、“东北网”、“今日头条”等20余家国家和省市级媒体先后宣传报道他的事迹达400余次。

三、公平公正、合情合理,做依法履职的榜样

2019年,24名当事人就某开发公司拒不退还之前收取的装修保证金提起诉讼,但因这家开发公司已经注销,案件无法审理。李玉君到当事人居住的小区了解情况,得知小区物业管理负责人是开发公司负责人的亲属,并管理、出租开发公司的一处商服。李玉君认为,无论于情于理,物业管理负责人应当承担返还业主装修保证金的责任。通过他多次做工作,诉讼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物业管理负责人返还了24位业主8万多元的保证金。诸如此类的调解案件对于李玉君来说可以说比比皆是。截至目前,李玉君共接受委托、委派调解案件8135件,成功调解7825件,调解成功率96%,调解工作受到了当事人的一致好评和认可,群众满意率达100%。“说和人老李”现已成为庆安县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上的“专家级”人民调解员,“说和人老李”调解工作室也已成为庆安县人民法院特色品牌调解室,许多人到县法院立案时点名要找“说和人老李”。

四、深入一线、迎难而上,做攻坚克难的榜样

针对网上申请调解的人越来越多的实际,李玉君充分发挥线上调解优势,利用网上调解平台共调解案件6起,协助一名当事人完成了从调解到执行的全过程,帮助当事人收回被拖欠多年的赊购化肥农药欠款近12万元。当事人非常感动,称赞“说和人老李”调解能力强,解决了困扰自己多年的心病。

李玉君立足自身岗位服务百姓的事迹朴实无华,既无惊天波澜、也不华彩壮美,大多数都是群众工作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但也正是这些微不足道的点滴小事,架起了党和人民之间的桥梁,拉近了庆安县党政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李玉君就是这样一位坚持从小事做起,持续发光发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