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双先事迹

[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笃行筑梦续华章 立德树人向未来——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退休干部连续同志事迹

发布日期:2025-04-08 来源: 作者:

连续,男,64岁,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原主任医师。退休后他依然在服务群众、培育医学新人等方面践行初心使命,曾获“黑龙江省医德医风标兵”“黑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模范教师”等荣誉。

一、醉心科研永不辍,壮心不已秉烛明

2021年,为医学事业奉献36年的连续,光荣退休。他深知医学的博大精深,更明白传承与创新的重要性,对医学知识的热爱和追求从未因退休而减退。2023年,连续带领他的团队参与的中国糖尿病预防研究结果发表在《柳叶刀糖尿病与内分泌学》杂志。这项针对中国IGR(糖耐量异常)人群的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的发表,将为临床医生采用二甲双胍+生活方式干预糖尿病前期人群提供关键信息,指导临床决策,以更好地管理这一高危人群,减轻当前糖尿病的流行。每一个科研结果的收获,必然注定一段艰苦的岁月。正是连续对每一次轻微病症反应的关注,每一次曲线起落浮动的思考研究,每一次临床数据的推断分析,才使得这项研究能够取得如此重要的成果。在科研的道路上,他的脚步务实而坚定。连续始终关注着医学前沿动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技术能力。他在手机中下载了17个有关医学的学习APP,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学习新知识、跟进新进展,践行终身学习理念。

二、发挥余热做贡献,医术医德暖人心

退休后的连续,并未因岁月的沉淀而放慢脚步。出于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对医疗事业的热爱及对患者的牵挂,他毅然接受了医院的返聘邀请,继续奋战在医疗一线。他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用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深厚的专业知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无论是门诊还是病房,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始终秉持医者仁心的原则,用心倾听每一位患者的诉求,用精湛的医术为他们解除病痛。为了更好地服务患者,每周两次的出诊日,他总是早晨七点左右就到达,做好出诊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内分泌疾病往往复杂且难缠,需要仔细地诊断和耐心地治疗。诊疗过程中,无论是面对轻症患者还是重症患者,他都会用温和的声音不厌其烦地为每一个患者细心、耐心地讲解,给予他们最真挚的关怀。他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赢得了患者的广泛赞誉和信任。许多患者慕名而来,只为得到他的诊治。即使每月看诊病人已在800例左右,他的诊室还是一号难求。碰到从外地来就医却没有挂到号的患者,尤其是农民患者,他总是加号为他们诊治,给患者开最便宜但对症的药,时刻想着为患者省时省钱。身患垂体病的于女士,家住农村,儿女都不在身边,几乎每年都要住一次院,平时身体一不舒服,她就给连续打电话,连续每次都认真耐心地予以解答,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她家给她看病。这位患者感动得逢人就说:“我的命是连主任救的,没有连主任我早就没命了”。坚持出诊的同时,连续积极参与医学公益活动,将自己的医疗技术和爱心奉献给更多需要帮助的人。每当医院组织义诊的时候,只要找到连续,他都会排除一切困难,毫不犹豫地加入义诊队伍,为群众送去健康和温暖。在一次义诊活动中,一名职工激动地表示:“太意外了!没想到义诊队伍里居然还有一号难求的龙江名医连续主任,不用离开单位就能得到大专家的诊疗。”

三、薪火相传守初心,弦歌不辍育新人

除了日常的诊疗工作,连续还非常注重对年轻医生的培养。连续多次无偿为学生做报告,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从医之路,用生动的故事诠释医学的真谛。他鼓励学生要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并严格遵守行医准则。他常常亲自指导年轻医生进行临床操作、开展科研工作,将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他时常鼓励年轻人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尽心尽力培养年轻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的悉心指导、专业赋能,使许多年轻医师快速成长起来。

对待在科室实习的学生,他宽严相济、谆谆教导。他常对学生们说“选择了医生这份职业,就选择了与高尚为邻,与纯真为友,用知识、能力、爱心与正直,去承担最艰难的工作”。他倡导自己的学生要广泛阅读,不但要熟练自己学科疾病的诊治,还要掌握相关科室的常见疾病,不断积累经验,增长见闻。他说,科研并不是脱离临床之外的枯燥实验,而是要结合临床实际,更好地为诊治患者服务,永远用最大的耐心去对待患者和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