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文化艺术]佳木斯市政府富宏博事迹
富宏博同志,男,1945年7月30日生,大学文化,现年75岁。1971年11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原任佳木斯市政府秘书长,2005年退休。
从领导岗位退休后,他仍以老党员的情怀,发挥余热,为党的事业默默奉献。2008年被佳木斯市委、市政府聘任为佳木斯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佳木斯市志》主编至今。他是黑龙江省地方志终审专家库专家、中共佳木斯市委党校终身客座教授、佳木斯大学客座教育教授、佳木斯市政府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东北抗战研究会高级顾问。曾获
“三江文化名家”“最美老干部党员”等荣誉称号。2019年他被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和全国爱国拥军促进会评为2018中国双拥年度人物,全国为21人,全省只此1人。11月8日赴杭州参加授奖大会。
坚持不懈秉笔直书
专心研史修志
2005年,富宏博同志从市政府秘书长领导岗位上退下来后,克服重重困难,一心扑在佳木斯市历史文化研究上。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先后编纂了《佳木斯市志》《佳木斯百年图志》《佳木斯通史》等多部史志,近600万字,主审所属各县(市)、区的县(市)区志,先后终审文字量达5000多万字。其中经他负责总纂的340万字的《佳木斯市志》,经过了八年的研究编写,最终通过省志专家的终审和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审核,编纂成书,在全省第二家提前6年付梓问世,受到省志专家及省志办领导的好评。在此期间,富宏博同志还主编了《佳木斯百年图志》,从1888年建镇至2010年120年的历史进程,分7个历史时期,采用以图片为主,配以文字叙述横排纵写,编辑成图志。在成书的30万字、近3000幅图片中,他自己一人奉献出1530幅,其中许多是珍藏多年的历史老图片。于2009年付印成上下两册《佳木斯百年图志》,成为全省各市、地市首部图志,受到省志办的充分肯定和表扬。2015年以来,富宏博同志把主要精力放在省地方志办公室部署的各地市简史的编纂上,他和市志办同志及另一位老同志一起埋头致力编修《佳木斯通史》。全书150万字,文图并茂。在35章中,富宏博同志作为执行主编,撰写了其中18章,处于送领导审定阶段。他作为执行主编,独自主笔,2018年利用一年时间,完成《佳木斯卷》30万字,文图并茂的书稿,现正由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审定,即将出书。他还总纂了“中国名村志文化工程”同江市《八岔赫哲族村志》。全书31.5万字,于2017年12月由国家方志出版社在全国出版发行。
潜心研究红色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
佳木斯被誉为“东北小延安”,是抗联精神的重要发源地,东北抗联曾有8个军战斗在这片黑土地。出于对伟大抗联精神的崇敬和对佳木斯红色历史文化的热爱,富宏博同志潜心研究佳木斯的红色历史文化,长期的伏案工作、查阅资料,1000万字以上的撰写量,让他的视力是从1.2下降到0.2。下面是他的心血之作、一串耀目的书单:《铁血三江——三江人民抗日斗争纪实》
《佳木斯——东北小延安》《铁血三江》《佳木斯之最》《辉煌的合江》。他还撰写了20多篇文章、论文,其中《浅析村志的编修》《张闻天同志主持合江省委工作期间的理论实献》《世界史上罕见的圈地运动》发表在《黑龙江史志》上;《张闻天同志保护民族工商业的理论创新》等5篇发表在中共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上;《全国最早的抗币》等30多篇发表在《中国收藏》上。在潜心佳木斯市红色文化研究中,他对佳木斯抗战史情有独钟。他得知习总书记视察黑龙江省时提出“弘扬抗联精神”后,深觉这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有责任、有义务把它挖掘整理出来。十余年来,他以花甲之躯,足迹踏遍三江大地60余处抗联遗址,行程数万公里。富锦市的乌尔古力山要塞、七台河市的兰棒山、桦南县的七星砬子、汤原县的亮子河原始森林、依兰县的四块石……都留下他的身影。例如,为寻找抗联六军军长夏云杰烈士牺牲地,他十多次钻进深山老林,反复确认甄别。一次在汤原县的原始森林里,他和随行同志被突出其来的大雨浇成了“落汤鸡”,回家感冒发烧,打了三天点滴。2014年,在考证“合江省政府旧址”时,因地面湿滑不慎摔倒,白天强忍疼痛,晚上回家折腾一宿,第二天拍片才知道左侧三根肋骨骨折,在家躺了20多天,直到现在一遇阴天还隐隐作痛。
深怀浓浓拥军情怀 投身文化拥军
佳木斯市是全国著名的双拥模范城,他从感恩中铸就拥军情怀,以党员的身份积极投身到佳木斯市爱国拥军事业中,展示了一名老党员炙热的家国情怀。2015年,自担任佳木斯市群众文化协会常务副会长以来,为解决部队官兵训练之余的文化生活,把官兵的文化生活搞的丰富多彩,他每到春节、“七一”党的生日“八一”建军节都组织群众文化协会的志愿者,编排官兵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带队走进省军区巡逻艇大队、预备役团、市边防支队等驻军部队进行慰问演出。让官兵在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欢度节日。几年来,组织文艺志愿者600多人次,组织慰问演出80多场;派出40多名文艺骨干力量深入部队辅导部队官兵演出节目;联系全市最好的作曲工作者为部队军歌谱曲、录制歌曲;全市民兵训练营有他的身影、部队官兵训练场有他的足迹。2019年下半年,他承担了中共佳木斯市委、市政府交办的编写《佳木斯双拥史》的任务。作为执行主编带领4名同志,利用不到半年时间,编纂完成了54万字的编写任务。他还参加担任了《佳木斯军事史》《佳木斯军事图志》副主编,并负责文字主笔和总纂。利用两年时间编写完成,三卷书共329万字,该三卷书成为黑龙江省各军分区中首部军事史和军事图志。
富宏博同志在红色历史文化研究中,还十分注重家庭教育和红色文化传承,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把佳木斯红色历史文化资源作为精神财富教育传承下一代。在市电视台工作的女儿、在纪检委工作的儿子都十分优秀,受父亲影响,也积极投身于佳木斯红色历史文化研究,始终践行“感恩、守德、敬业”的家风家训。富宏博同志为佳木斯市的地方志事业殚精竭虑,费尽心血,他常说:“尽管年龄大了,但责任犹在,意志尚存,即便耗尽心力,也要把这段历史完完整整地交给后人!”2019年春节前,《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他们两代三人,以“两代三人话恩情”为题刊登在2019年2月7日《人民日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