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双先事迹

[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老促会]绥化市人大常委会骆岩生事迹

发布日期:2022-03-22 来源: 作者:

骆岩生是一位73岁的退休老干部,也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援藏干部,曾经与孔繁森一起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工作过。从1992年开始,他在西藏阿里地区工作四年多,先后担任阿里地区革吉县副县长,阿里地区农牧局局长。1996年援藏结束后回到绥化工作,先后担任绥化地区人大工委副主任,绥化市政法委常务副书记,绥化市人大副主任等职,2008年在人大副主任职位上退休。退休后于2010年到绥化市老促会任副会长,在老区战线上奋战近10个年头,为绥化市老区建设事业付出了大量心血和精力,在绥化市老促会的历史上打下了他深深的烙印。

不畏艰苦,深入基层搞调研。到老促会工作后,骆岩生分管调研工作。他对调查研究工作十分重视,他常讲,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多年来,他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围绕重点工作确定调研内容,深入到重点县市、重点乡镇和重点老区村亲自参与调研,全面掌握老区的基层情况,梳理调研中发现的相关问题,分析相关调研数据,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受到了省老促会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对指导老区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196月下旬,他与调研组利用半个多月时间,先后深入到10个县(市、区)、20多个乡镇、30多个老区村,就全市老区扶贫攻坚、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方面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专题调研,以文件形式向市委、市政府报告,并向省老促会调研组进行了汇报。市老促会形成的调研报告受到市委书记曲敏、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侯剑波、副市长杨全胜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省老促会副会长杜吉国等领导的充分肯定。绥化市老促会的“关于全市推进老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的调研报告”在《黑龙江革命老区》连续三期予以全文刊发。20197月下旬又配合省老促会调研组深入绥棱县、海伦市革命老区乡镇、村进行调研,省老促会调研组通过深入到老区乡镇、村实地考察,召开县(市)相关部门领导座谈会,访谈老区群众,详细掌握了被调研老区的实际情况,对绥化市老促会和绥棱县、海伦市老促会的调研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绥化市老促会和绥棱县、海伦市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在多年的调研工作中,他无论环境多么艰苦,道路多么崎岖,天气如何变化,始终坚持在调研的第一线,亲自深入基层,直接接触群众,从不假他人之手,体现了一位老干部率先垂范的高尚品质。

青史育人,精编革命老区发展史。按照国家老促会和省老促会部署要求,绥化市6个革命老区县(市、区)都要编写一部20万字的《革命老区发展史》。作为绥化市革命老区发展史审读小组组长,他对这项工作考虑的极为深远,也极为重视。一是从市档案馆抽调两位专家组成了审读小组,确定了《革命老区发展史》文稿以专家审读为主的审读机制,明确了工作责任。二是为确保审读质量,他多次召开审读小组会议,按照国家和省老促会关于审读工作的相关要求,认真落实国家和省老促会关于审读工作的有关精神,严把审读关。三是要求审读专家要对革命老区发展史逐章逐节、逐段逐句进行审读,从而保证了6部《革命老区发展史》的稿件质量。四是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审读经费,经费得到全部落实,为搞好审读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他因援藏期间患上高原性心脏病,按照有关政策规定,每年四、五月份都要到成都治疗和疗养一段时间,但为了如期完成审读工作,他将治疗和疗养时间推迟了半年,体现了领导干部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和精神。现在,审读小组对6部《革命老区发展史》的文稿都提出了具体修改意见,各地按照修改意见进行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目前,已有两个县(市)《革命老区发展史》已定稿,近期可以出版,其它县(市、区)的《革命老区发展史》待再进一步修改完善后,也将陆续定稿出版。

不忘初心,倾情老区人民。作为孔繁森援藏战友,他始终用孔繁森精神鞭策自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一腔热血贡献给他热爱的老区工作。骆岩生长年工作在农业战线,对农业和农村工作十分熟悉,对农民有很深的感情。因此,他经常深入老区村接触老区群众,了解老区人民的疾苦,与老区乡村干部一起研究解决老区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经常为老区脱贫乡村振兴出主意、想办法,对老区振兴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多年来,他先后走访慰问老军人、贫困户、捐助贫困学生20余次,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生活用品。20191220日,他和市老促会领导及成员单位领导深入市经济开发区革命老区宝山镇,开展“爱献革命老区”慈善情暖万家活动,向10位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发放慰问金和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并向26名贫困学生发放助学金和传统文化书籍,同时为老军人与老区村民进行义诊,受到各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