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党建]东宁市人民法院张文范事迹
提起张文范,在东宁市社会各界没有不认识他的,他被人们誉为闲不住的“八零后”,爱管闲事的“老顽童”。
张文范1958年当兵,在部队一干就是27年,先后当过班长、排长、连长、指导员、教导队队长,吉林省白城军分区管理科科长(正团职),部队生涯使他练就了一身好身板,1985年退伍转业被分配到东宁县法院工作。在职时,担任法院副院长主管常务,工作勤奋,作风严谨,平易近人,先后陪同七位院长一直干到退休。
2000年9月退休后,他选择的第一个爱好是“冬泳”,在冬泳的人群里,他是最牛的长者。从退休开始,张文范一年四季,坚持游泳,他常对人说,游泳可以舒展筋骨,冰凉的河水可以让血管迅速收缩,上岸后再做操使身体回暖,血液回流,血管的弹性大增。“冬泳”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长达22年的游泳让张文范吃得香,睡得着,走得快,一年到头很少感冒,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却与他无缘。
退休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建退休干部党支部,十几年来,法院先后退休的老干部增加到34人,最大年龄90多岁了,最小的年龄也62岁了,其中男干警29人,女干警5人,党员31人,退伍军人10人,这些老同志在法院工作期间有的曾担任过副院长、庭长、副庭长等职务,他们的政治素质高,业务精通,工作能力强,有的是法院领导核心骨干,有的是业务尖子和办案能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先后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了,有的在家看孙子,有的东游西逛,张文范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使退下的老同志发挥余热,不浪费审判资源,他与法院党组请示,于2012年正式成立了法院退休干部党支部,他主动提出当班长,承担起第一任法院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的重任,接下来组建由三位退下来的副院长为党支部副书记,三位退下来的庭长为支部委员,明确工作分工,制订党支部活动计划。每月组织老干部活动一次,学习新党章,学习新宪法,学习新时期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畅谈国家大事,让老干部做到“人老心不老、退休不褪色”,使老干部焕发青春,发挥余热。
2016年,他筹划向市老科协提出申请,组建了东宁市老科协司法分会,张文范任会长,在他的带领下,2018年7月,他组织老干部下基层到绥阳法庭搞调研,促进了法院工作的顺利开展,2019年“重阳节”他组织老干部参加市老科协主办的大型“激情诵”活动,带领老同志上台朗诵《思念毛泽东》,被市老干部协会评为二等奖。
退休干部党支部成立后,没有办公地点和活动场所怎么办?张文范做的第三件事是亲自想办法,主动与有关部门联系,个人垫付资金1.5万元把法院小区住宅楼废弃多年的二次提水房进行拆迁和重新翻修,室内安装了暖气,接上了自来水,修建了室内卫生间,购置了卷柜、办公桌椅,粉刷了墙壁,建成了法院老干部党支部活动室。从此,退休老干部有了自己活动的场所,有了自己的家园,老干部每天可以来到活动室看书、看报,活跃了退休老同志文化生活。
张文范现已80多岁了,但他精神饱满,神气十足,风趣地称自己是“八零后”.他工作起来真的比年轻人还年轻,不但工作有热情,有朝气,而且还一心想着退休老同志的生活疾苦,哪位老干部家里有事,他亲自到场,他深知,法院这些退休的老干部、老党员,他们为党的事业干了一辈子工作,如今退休了,离开了原来的岗位,离开了朝夕相处的战友,回到家里干什么?他们平时生活过得怎样,是否有人过问,他们家里有个大事小情是否有人关心,谁家里有困难又是谁能帮助解决,他作为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义不容辞地挑起了这副重担。2018年4月22日,法院立案庭原副庭长刘义的父亲突然病逝,张文范与支部委员王成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协助家属处理后事。6月13日,法院原副院长栗松的爱人病故,他又组织退休老干部到殡仪馆为其送别。10月8日,84岁的法院原庭长王海林病重期间,张文范多次组织专人到他家里看望。12月8日,远在绥阳镇居住的绥阳镇法庭原副庭长朱立全病逝,退休老同志在张文范的带领下,租三台车前往绥阳向战友作最后的告别。
张文范不但关心退休干部的生活,还关心老同志的身体健康,从2017年起连续带领老同志到牡丹江红旗医院进行每年一次的身体检查,中午和晚上的饭费均由他个人承担。他就是这样为法院退休老干部默默地奉献着,永保共产党员本色精神深深地受到老同志的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