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正红 余热生辉 ——虎林市离休干部刘涛先进事迹
如果我活到九十九,不管风多大,雨多稠,一步一个脚印,为党宣传,跟党走。 ——刘涛
刘涛,男,汉族,1929年1月出生,1947年9月参军,1956年5月入党。历任战士、文化教员、分队长、公安军报记者编辑,参加过淮海、渡江、上海战役,在浦东守过海防,在山区剿过土匪,在解放战争中立过两次三等功。1958年跟随王震将军的十万官兵转业到北大荒,1991年在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精神文明办主任岗位离休,1992年被聘为虎林市关工委报告员、老干部领导小组组长。
2015年7月全国“中华魂”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委员会授予“在全国‘中华魂’(放飞梦想)主题教育活动中荣获优秀辅导员”荣誉称号;2010年6月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 2017年12月黑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评为“优秀十大员”光荣称号;2004年9月鸡西市委授予“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7月虎林市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一、离而不休,老兵踏上新征程
刘涛同志离休后,一心扑在党的宣传工作上,尽管没有一分钱的回报,但他从不懈怠,勤奋务实。他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十九大精神;他时刻关注时政民生,及时将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他读书看报,收听广播,将有教育意义的典型事例都记录下来;他的教案坚持常用常改、常改常新,讲一次、改一次;他为提高报告水平,自费购买教育专家李燕杰、曲啸、刘吉、易中天、于丹等人的讲坛和讲座光碟,反复揣摩;他家里的书柜摆满了学习资料,书桌上堆满了一摞摞手写的讲课稿,他常说只有自己学深学透了,才能有信心、有激情登上讲台。他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传播党的声音,时常把学到的新知识、新东西结合自身经历讲给身边人,传递正能量。他曾两次出席鸡西关工委报告员经验交流会,《尽心尽力做贡献》、《努力当好报告员》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
二、老有所为,宣讲路上献余热
孩子们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命运,因此加强对孩子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有着重大意义。爱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也是他们获取成长养料的重要源泉,把这些可歌可泣的革命故事讲给孩子们听,正是希望他们在对历史的了解中懂得珍爱,在与革命英雄的心灵对话中激发奋进的动力。
刘涛同志做为市关工委的一名优秀宣讲员,不顾耄耋之年,奔波在全市所有的中小学及幼儿园,用浅显易懂的话语、用自己的切身经历,向孩子们宣讲着革命的故事。卢沟桥的枪声、黄河岸边的浴血奋战、青纱帐里的拼死抵抗、珍宝岛自卫反击战,左权、彭雪枫、杨靖宇、赵一曼等一个个闪光的名字,“狼牙山五壮士”“八女投江”等一个个英雄群体,孩子们记住了他们的名字,从故事中听出了忠诚,唤起了英雄情结,激发出他们崇高的爱国情感。
2018年12月,天空飘着细细的雪花,刘涛同志不顾寒冷,在关工委同志的陪同下来到虎林市教育中心幼儿园,孩子们对这位常来给他们讲故事的“刘爷爷”非常熟悉,刚走进幼儿园,兴奋的孩子们立刻就围了上来,拉着刘爷爷的手问好,欣喜地问刘爷爷今天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故事。
刘涛同志深知宣讲员的责任所在,他通过讲好革命故事,把这些美好的信仰和品德注入孩子们的心田,为孩子们点亮了一盏心灯,激发出他们的爱国热情,英雄的梦想像种子一样蛰伏在孩子们心中,将来必然会长成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
三、老骥伏枥,真情辉映夕阳红
在关工委报告员的岗位上,刘涛同志一干就是近三十年,宣讲工作中他用心、用情,深入城乡、农场、学校等地义务为青少年、老干部广大群众讲课150余场,听众4万多人次,受到热烈欢迎。不会使用电脑的他,伏在书桌上一笔一划认认真真的书写着讲稿,他准备的讲稿清晰明了、论据详实,每篇讲稿都凝聚着这个老人的勤奋和心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不忘长征路,当好接班人”“祖国在我心中”“热爱祖国、建设家乡”“崇尚真善美、学做诚实人”“知荣知耻、从我做起”“团结互助友爱,共建和谐社会”“心系奥运,健康成长”“努力学习,当好接班人”等等,这一篇篇的讲稿写了改、改了写,草稿堆起来达数尺。纪念建国70周年之际,他不辞辛苦,访问了建设局、教育局、交通局、农业局和幼儿园、中小学校,写下了《虎林70年巨变》的讲稿,并到多个单位进行宣讲。
在“五老”为家庭教育做榜样活动中,刘涛同志带头参与家风家教传承活动,结合自己多年的教书育人经验,总结出12条家风、家教的忠告,为学生家长授课,传授家教之道,并对全市学生家长发出《积极做好家庭教育》的一封信,增强他们传承好家风、好家训、好家教、好家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如今90岁的刘涛离而不休,成就了一道最美夕阳红;已有63年党龄的他,经常说:“共产党员就是自己多吃苦,让群众多享点福”,他始终坚守“只要组织上还需要我,我愿意做点力所能及的事”的铿锵承诺,演绎着一名老党员的忠诚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