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调查研究

关于积极主动利用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力量做好老干部工作问题的研究

发布日期:2015-02-27 来源: 作者:李元芳

中共哈尔滨市委老干部局

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在整个社会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老干部工作也出现了许多新的重大变化,需要我们打破惯性思维,超前研究思考,深入分析、正确应对,将老干部工作放到改革的全局中谋划。随着离休干部整体进入“后双高期”,对他们的服务管理工作变得更加繁重复杂,仅仅依靠老干部工作部门一家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积极主动利用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力量,借助各类社会资源,借力借势全面推进老干部工作。我们老干部工作部门只有开阔视野,及时调整工作思路,改进提升服务内容和质量,才能真正做到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

一、利用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力量做好老干部工作的重要性

(一)利用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力量是落实老干部各项待遇的根本保障。老干部工作地位特殊,责任重大,做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到中央关于老干部工作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关系到广大老干部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老干部工作不是中心却牵动中心,不是大局却影响大局,从这个意义上讲,做好老干部工作,全心全意为老干部服务,做好老干部工作是各级各部门的共同责任,各方面都要认真履行相关职责,主动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我们常说,识大体方能顾大局,做好任何一项工作,是否有协作配合的大局观念至关重要。为老干部服务,不是哪一级哪一个部门的事情,需要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积极主动,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每个部门都把为老干部服务看作分内事,不推诿不扯皮,主动作为,奋发有为,就会形成合力,事半功倍,提高为老干部服务的效益。只有党委政府关心重视、组织部门具体指导、老干部工作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支持配合、社会各方积极参与,才能开创老干部工作全面发展、创新发展的格局。

(二)利用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力量是深化“后双高期”老干部服务工作的必然要求。由于年龄和身体的原因,“后双高期”老干部是一个脆弱的群体。进入“后双高期”后,一方面老,干部生理机能日趋老化,自理能力越来越差,老年常见病、慢性病特别是重病、急病、绝症等多种疾病缠身。另一方面,即使老干部喜欢热闹不愿寂寞,但随着“空巢”现象与日俱增,加之行动不便,他们逐渐丧失人际交往的客观条件,精神需求随之也日益突出。老干部的物质生活有了可靠保障,但对“双高期”老干部来说,仅有经济供给还不够,还需要家庭、单位和社会等方面着力在日常生活、医疗保健和精神需求上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仅仅依靠老干部工作部门自身难以提供这些服务。“后双高期”老干部的现实需求赋予了我们的服务管理工作新的更多的内容,除了生活照料,还要涉及精神慰藉、医疗保健等各个方面,这些决定了老干部工作必须要利用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力量。

(三)利用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力量是推动老干部工作创新发展、科学发展、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离退休干部队伍的年龄结构、离休与退休干部的数量结构,都呈现出加速变化的趋势,老干部数量递减,而退休干部则递增。要把老干部工作放在老龄社会的大背景下来认识和谋划,善于从老龄社会的发展趋势来分析、判断老干部工作的发展方向。充分借助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多元化,以居家养老、社区服务、机构养老为相互补充,将基本服务与选择性服务相结合,形成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老干部服务新体系。

二、利用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力量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具体实践

(一)利用、整合领导层面的资源和力量,高位做好老干部工作积极向主要领导汇报,争取领导重视,把政治性资源和手段转化为促进工作的有效办法、有力措施,形成的高位效应,有力的推动了老干部工作。一是各地主要领导经常对老干部工作作出批示,推动老干部工作的顺利开展。二是各地主要领导带头参加老干部活动,提高老干部工作的社会影响力。每年市委书记、人大主任、市长、政协主席等四个班子主要领导都要出席全市离退休干部迎新春茶话会,并在会上向老同志通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人代会前,召开政府工作报告老干部征求意见会,主要领导就政府工作报告向老干部征求意见。三是各地主要领导关心老干部工作,破解老干部工作的难点问题。近年来,随着退休干部人数不断增多,现有老干部工作的政治学习和思想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离退休干部人数结构的巨大变化。为加强新形势下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在充分论证后,主要领导决定,收回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到期出租部分,并一次性投入1738万元进行维修改造,在此基础上成立哈尔滨市离退休干部学校,拓展老干部工作空间,填补退休干部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空档。

(二)利用、整合相关部门的资源和力量,合力做好老干部工作。老干部服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牵扯到组织、财政、人社、卫生等相关部门,又涉及到老干部所在单位、主管部门和老人家庭,各地整合相关部门资源和力量,发挥各种优势,形成了齐抓共做老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一是提高老干部医疗统筹标准,提高医疗保障水平。经过认真调研、多方协调,在2013年底,提高了市直离休干部医疗统筹标准,以解放战争时期离休干部为例,人均提高了1.8万元统筹标准。二是简化老干部就医程序,减轻老干部就医资金压力。为真正实现离休干部因病施治、应治必治,参照市区内实行离休干部医药费统筹的经验和做法,各县(市)委老干部局联系当地财政、卫生、医保各相关部门,积极推进健全完善离休干部医药费统筹管理办法,大力推行医药费“零垫付”工作。在相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目前全市下辖7个县(市)实行了“零垫付”,即离休干部在定点医院就医发生的医药费由定点医院与当地医保部门结算,离休干部个人不再个人用现金垫付医药费用。三是建立养老服务站,解决老干部现实生活问题。

(三)利用、整合其他社会各界的资源和力量,协同做好老干部工作。积极探索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志愿者服务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面向老干部及其家庭的多元需求提供的社会服务。一是借助社区资源,为老干部提供活动学习场所。二是依靠志愿者服务组织,为老干部打造亲情社区。三是借助高科技手段,为老干部搭建紧急救助平台。四是与社会组织资源共享,为老干部拓展个性化服务渠道。

三、进一步利用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力量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利用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力量的主动意识。要切实加强对老干部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老干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本地本部门工作全局,统筹考虑,同步推进。一是经常向主要领导请示汇报老干部工作。要经常向主要领导请示汇报工作,提供老干部工作信息,通报外地老干部工作的经验,反映老干部的呼声,争取到领导对老干部工作的重视。要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让主要领导重视老干部工作,及时掌握了解老干部工作的实际问题,切实加以分析判断、提出意见、建议,并向主要领导汇报请示,为领导对老干部工作作出正确决策提供参考和服务。二是经常请主要领导参加老干部活动。要经常邀请主要领导参加老干部活动,通过走访慰问、通报情况等活动,让领导了解老干部的现状,了解老干部工作的现状,了解老干部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的重大贡献和建立的卓越功勋,提高对老干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加对对老干部的深厚感情,满怀深情的做好老干部工作。三是适时调整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根据老干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能调整和人员工作变动,及时调整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确保老干部工作的连续性。

(二)进一步提升利用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力量做好老干部工作的协调能力。老干部工作要善于整合资源、借力办事,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调动各个相关、对口部门的积极性,形成老干部工作齐抓共管的合力。一是加强与对口业务部门进行交流沟通,相互支持配合,合力解决老干部的各种实际问题。组织部门和老干部部门要加强监督和协调,人社、财政、卫生、民政、国资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协同配合,形成老干部工作的合力。特别是涉及老干部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中,要把工作做在前面,积极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切实维护好老干部的权益,让老干部得到实惠。通过平时的联系沟通、协调配合和互相尊重,赢得信任和支持。二是加强与老干部原单位的沟通协调。通过经常走访老干部,了解和听取他们对原单位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要经常与老干部原单位沟通,联系,做好老干部工作政策规定的宣传解释,积极争取他们的支持和理解,确保老干部各项政治生活待遇的落实。三是定期召开老干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领导小组每年至少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听取老干部工作情况汇报,对老干部工作部门提交的议题进行研究和协调,对会议决定的事项形成《会议纪要》印发相关部门,充分发挥其组织、协调、监督和指导作用。

(三)进一步拓展利用社会资源、整合社会力量做好老干部工作的有效途径。老干部工作转型发展的舞台和空间在老干部工作部门之外,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社会力量是老干部工作发展的新趋势。一是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大力宣传老干部的历史功绩和先进典型,报道老干部工作的政策规定和重大举措,及时反映老干部工作的动态和成效,营造全社会尊重、关心老干部,支持、参与老干部工作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支持规模以上的养老机构内设康复医院、门诊等医疗机构,逐步将闲置医疗资源转型为“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机构,符合条件的要纳入离休干部医疗定点范围。依托区域性医疗服务资源,采取搭建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的业务协作平台等方式,为没有条件内设医疗机构的养老机构提供离休干部健康保健服务和“医养”双向转移服务。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在服务老干部工作中,加强培养人才,教育人才的工作力度。通过在职培训,依托培训,岗位练兵的形式,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政策解答、护理、保健、心理咨询等方面培养出又精又专的全方位复合人才。同时,注重从思想上教育工作人员,在服务老干部的问题上,要讲政治,讲觉悟,还要讲道德,讲良心,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做好老干部的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