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调查研究

立足实际 着眼长远 全力构建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新模式

发布日期:2011-04-12 来源: 作者:李元芳

中共肇州县委老干部局

          (201147日)

肇州是隶属于大庆市的一个农业县,幅员面积2445平方公里,总人口46.5万,现有退休干部3480人,其中,副科级以上退休干部598人。

按照中组发[2008]10号文件的要求,从2009年开始,针对我县离休干部逐年减少,退休干部数量不断攀升,主体地位日益凸显的实际,我们及时拓展工作领域,在加强退休干部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通过健全管理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实际工作中,我们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立足县情实际,敢于正视矛盾问题,是做好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前提

过去,县委老干部局只负责离休干部和原县级领导班子成员的服务管理工作,其他退休干部则分别由组织、人事、退休干部现所在社区和原工作单位按照职责、权限进行分头管理、交叉管理和垂直管理。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前的多头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加强退休干部管理的现实需要,出现了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概括起来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责任主体不明确,不清楚谁管一些工作看起来大家都该管也都在管,但落实到具体事上,很多时候无法有效界定谁主管、谁协管,谁是定事的、谁是办事的,在一些具体工作中,存在业务“空挡”和责任“真空”,都管的事没管好。

二是工作内容不明确,不清楚管啥。由于在退休干部的政治关心、生活照顾、待遇落实和作用发挥等方面没有系统、权威的刚性要求和制度约束,致使一些工作仅仅凭惯例推进、靠感觉落实,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

三是方法措施不明确,不清楚咋管。由于退休干部人数众多、年龄跨度大、分布广泛、联系弱化,对服务管理工作的方法和途径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相比于离休干部这一块,工作难度明显加大。

实践看,由于存在三个不明确和不清楚,致使部分单位和部门对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在人员配备、资金保障、阵地建设和活动开展上,有的有心无力、有的有名无实,极大地制约了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和扎实推进。鉴于以上问题,我们觉得,要想进一步加强对退休干部的服务和管理,充分发挥这一特殊群体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改变现有的工作框架,针对退休干部的实际特点和现实需要,加强组织领导,整合社会资源,健全工作机制,探索建立一套各负其责、各司其职、齐抓共管、有序运行的管理模式。

二、明确管理主体,健全服务管理机制,是做好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关键

首先,搞好调查研究,了解退休干部想什么、盼什么。我们组织有关人员,采取发放调查问卷、入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全县科级以上退休干部的现状进行了专题调研。从调研情况看,我县598名科级以上退休干部,分散在全县各个系统、各个行业,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特殊群体,他们学历相对较高,身体状况较好,从事社会活动的愿望较强,且大多居住在县城,便于开展活动。为了进一步掌握退休干部的所思所想,我们组织召开了征求意见会,围绕科级退休干部政治待遇、医疗保障和生活需求,广泛征求意见、建议。退休干部们纷纷表示,迫切希望县里能把大家统一组织起来,有固定的学习活动场所,定期过好组织生活,发挥自身余热。

其次,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各部门管什么、怎么管。在充分征求广大退休干部和相关职能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县委对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进行了重新定位和分工,以“两办”文件的形式印发了由县委组织部、老干部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起草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级以上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抓好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必须坚持统一领导、分工负责、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工作原则,进一步分解细化了各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明确规定了落实退休干部政治待遇、生活待遇的内容、标准、措施和保障,老干部局专门成立“离退办”,具体负责科级以上退休干部的政治待遇落实。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优先接纳副科级以上退休干部,县委、县政府组织的各类政治活动,副科级以上退休干部享受与离休干部同等待遇。《意见》下发后,理顺了层级关系,明确了管理部门,有效解决了对退休科级干部要不要管、怎么管、管什么的问题。

第三,加强软硬件设施建设,为退休干部学习生活提供舒适环境为了适应退休干部学习、活动的需要,我们先后投资450万元建成3714平方米老干部活动中心,内设活动区、学习区、服务区,配备了一流的设施,利用春节、五一、十一等节日开展各类文体娱乐活动,去年县老干部活动中心荣获“省级标兵老干部之家”荣誉称号。组建成立了退休干部乒乓球协会、台球协会、门球协会,吸纳退休干部300多人,使之成为联系退休干部的桥梁、纽带和退休干部发挥作用的平台。老年大学为退休干部开设了声乐乐理、书法、计算机、舞蹈、京剧五个专业,并在全县公开招聘了4名具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任教。老年大学合唱团参加了县委、县政府举办的欢庆国庆“祖国颂”大型演唱会,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和单项最佳表现奖,并参加大庆老年大学艺术节,获得铜奖和优秀组织奖书法班学员的书画作品在省市县书画比赛中也多次获奖。去年,县里还专门划拨10万元经费,支持退休干部开展各项文体活动。

三、发挥功能作用,提高服务管理水平,是做好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保证

1、建立组织机构,让退休干部找到归属感。为了加强党的领导,我们把有意愿的68名科级退休党员干部纳入老干部党总支,增设5个退休干部支部,成立15个党小组。党组织围绕加强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课题,对离退休干部进行党课辅导。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了“五好”党支部创建活动,对涌现出的先进支部和优秀党员进行表彰奖励,老干部党总支先后被市委、县委和县直机关工委授予“先进党总支”等荣誉称号。退休干部划归老干部局管理以后,广大退休干部普遍反映,组织生活正规了,活动开展经常了,老年生活又有奔头了,每天不到老年活动中心或老年大学报个到,生活中就像缺了点什么,没了滋味,现在又找到了从前上班的感觉。

2、丰富晚年生活,让退休干部享受幸福感。着眼于提高退休干部党性修养和政治素质,充分发挥他们的政治和经验优势,我们坚持每月组织离退休干部深入学习省、市、县重要会议精神,把老干部的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把老干部的意志凝聚到推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新跨越的要求上。我们还为退休干部订阅了报刊杂志,仅今年阅览室就订阅《退休生活》、《老干部参考》等党报党刊90多种,满足了退休干部学习需求。同时,建立健全了退休干部晚年关怀机制,坚持实行“四必访”,即重大节日必访、生病住院必访、特殊困难必访、丧葬吊唁必访,让退休干部安度晚年。在改善生活待遇方面,认真落实退休干部的退休费和医疗费,定期组织退休干部进行体检,使退休干部享受到与在职干部同等的福利待遇。

3、发挥参政作用,让退休干部增强责任感。适时组织退休干部参加县里“两会”、情况通报会,安排视察工业园区、棚户区改造及农业生产等活动,增强退休干部对科学发展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热情。去年以来,退休干部参加县委、县政府征求意见会123人次,城建部门征求意见会55人次,纪检部门征求意见会168人次,完成纪检、政协等部门意见征求问卷276份。期间,广大退休干部围绕县委中心工作,针对棚户区改造、经济重镇建设、棚室生产等重点工作,深入现场调查研究,为县委、县政府提供决策咨询,当好参谋。有16名有专业特长的退休干部,主动参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依托这些退休干部,建立了退休干部志愿者服务站,定期开展文明礼仪宣传和救助贫困学生活动。有21名退休干部积极投身于“三城联创”活动,义务担任环境综合整治监督员,针对群众反响大、意见多的“噪声治理、油烟排放、个别路段交通秩序混乱、环境卫生保洁”等问题,随时监督,先后有 50多条整改建议被采纳。有38名退休干部被聘请为党风、政风、行风建设监督员,经常深入到乡镇、部门了解掌握情况,为优化发展环境做出了贡献。一些退休干部还发挥子女在外地的亲情优势,为我县招商引资做贡献,累计引资近千万元。退休干部们还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代和老区建设工作,每年筹集救助资金近百万元,为老区争取专项资金、扶贫项目,帮助老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以上,是我县近年来在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上的一点粗浅尝试,与兄弟市县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和不足,还有很多需要完善提高的地方。今后,我们将锐意进取,大胆实践,努力开创我县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新局面。